,大声道:“哈哈!太子登基了。”
薛五娘被丈夫扛在肩上,她拍打着丈夫的后背,道:“知道了,整个关中都在庆贺。”
魏昶道:“我看了,长安城的几处城门都围满了人,此番太子登基众望所归,所有人都在庆贺太子。”
薛五娘道:“那是因这位太子是最得民心的,我听长乐公主说过,只要太子登基了,关中的乡民便能够心安,因现在的关中就是太子建设起来的,我也不懂这些……”
直到薛五娘受不了孩子的笑声,她受不了丈夫当着孩子面的举动,又揍了丈夫一顿。
屋门被重重地关上,魏昶鼻青脸肿地坐在家门口,脸上没有委屈尽是高兴。
换言之,这也是心安。
武功县,苏亶因染了风寒,不能去长安庆贺,他咳嗽着走出家门,朝着太极殿方向跪拜在地。
苏勖道:“往后我等也可安宁了。”
苏亶低声道:“婉儿说过,太子是心有大志的,太子登基之后,才是要改变大唐的时候。”
苏勖抚着灰白的胡须道:“这天下还要如何呀?”
苏亶摇头,痴痴地道:“不知道呀。”
杜荷站在一处高楼前,望着长安城方向,也是拜倒行礼。
而后,他又回身看向这座高楼,这座楼宇是用来教导人们钻研生产技术的,是提振关中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杜荷对经商已没有太多的兴趣,不过现在手中的人手不少,有些事已不用他亲手去办。
长安城,坊民的欢呼还在继续。
禄东赞坐在四方馆内,编译好了今天的卷宗,他低声道:“这是第几年了。”
桑布扎道:“大相?”
“我们来长安几年了?”
桑布扎回道:“离开吐蕃有四年了。”
禄东赞低声问道:“如今太子登基,会赦免我们吗?”
桑布扎也低了下头,道:“赞普将如今的大唐新帝当作对手,将来的吐蕃与大唐也只会是对手,可赞普送了道贺的书信,恭贺新帝登基,恐怕新帝会可怜我们?”
两位吐蕃使者的失落与周遭的欢呼,有着鲜明的对比。
如丧考妣的还有倭人使者,他们得知新罗要去渡海攻打,几次想要请命放过倭人,可朝中一直熟视无睹。
新年正月,登基大典一直到了傍晚时分才结束。
兴庆殿内,李承乾身上的天子冠服还未换下,这位年轻的皇帝眼神中时不时显露出比以往更锐利的锋芒。
桌前摆放整齐的一叠叠奏疏,这些奏疏多是庆贺的。
眼前站着英公与赵国公。
两人正在讲述着今年到长安来的官吏,以及一些该来又没来的人。
李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