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李泰策马跟了上来,他道:“父皇,不论松赞干布是否答应朝中的要求,于皇兄来说吐蕃是必取之地。”
李世民在山林间笑着道:“如此说来,承乾既要取吐蕃,还要告知一声松赞干布?”
李泰拉住马儿的缰绳,让马儿停下走动,这才稳住了身形,又道:“那是皇兄给松赞干布留了余地。”
李道彦道:“吐蕃而已,带松州兵马踏平便是。”
李孝恭望着关中的秋色,道:“如此美景怎能没有美酒。”
众人又是放声长笑。
乾庆元年是很平静的一年,平静到朝中的官吏们也都在冬季,按时休沐了。
入冬时节,关中的十一月就早早下起了大雪,明达穿着一身蓝色的道袍,发髻上有着一根木钗。
她迈开步子走着,雪地上的脚步距离以及深浅极其一致,走路的姿态极为自然。
从黄道浑天仪的高台走下来,她提笔记录着今年的冬季节气。
几个工匠走入太史监,领头的工匠道:“臣等奉陛下旨意,来给公主殿下扩建太史监。”
这个太史监确实要修建了,而且还要摆放日月星辰的模型以及星图。
让一众工匠走入太史监内,明达双手背负走到门外,抬头望着漫天的雪花落下。
她冻得通红的脸颊,看着东方,李道长自从去了老君山,就再也没回来了。
思来想去,明达还是写了一封书信,让人送去老君山给李道长。
信中所写的是领悟了引力与气压的事,若李道长看到书信,想必也能对世间的真相更明悟几分。
明达撑着伞走入大雪中。
温暖的新殿内,李承乾听着郭正一的讲述,他说松赞干布的病情在冬日里有所加剧,太医署的医官说这是正常的,冬日里的寒气对病体来说是个负担。
现在吐蕃上的高原,应该更冷。
有越来越多的牧民迁入了松州,自从松赞干布来长安治病之后,从逻些迁入松州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一度加剧,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会发生这种事不是没有缘由的,因在吐蕃有一个叫作钦陵的年轻人,他与吐蕃的大臣正在修建逻些城,还要修好松赞干布没有修完的布达拉宫。
在冬季如此征召劳力,势必会造成人口流出的趋势。
当松赞干布来长安治病,这位赞普不在吐蕃后,谁也不敢保证松赞干布的儿子是不是一个横征暴敛的人。
即便是松赞干布的儿子不是这样的人,可他还年幼,他能够管束臣子吗?
吐蕃的子民能够信任松赞干布,但能够信任别人吗?
子民与掌权者的信任关系,正在逐渐疏远。
松赞干布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