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能不能明白了。干得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劳作是否被需要。这个逻辑,就算是传统的读书人都未必转过弯,何况现在还有柳常青这个打擂台的。
好在有自知之明的高翰文也没打算把这些内容上书或者放到天涯知道阁传播。仅仅是在经济大学堂教授,好歹有一份香火情,学生应当是不会这么快就来上告自己这个老师吧?
当然,为了控制风险,这一部分压根就没印刷而是需要后面课上的同学自己手抄。真有谁上告,就推说手抄不全,断章取义。那么多学生只要找到几个愿意配合洗白的,改一下手抄本,就能来个死无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