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共计三百余头。”
吴班一匹马都没分到,刘禅用其他牲畜换全给扣下了。
刘禅面如便秘,相父,您穷我也穷啊,您高抬贵手放过我这点家底吧。
嘴上却说:“这群朝廷蛀虫,所食民脂民膏却行不义之事,该杀。”
无论您怎么暗示,只要自己脸皮够厚,就算是相父也必然无能为力。
自己好歹是少公子,总不能明抢吧。
过了一会,诸葛亮再次开口:“南方有一奚族愿意归化内附,众千余,其人善养马,亦可为骑兵。”
听到这,刘禅眼睛都亮了,骑兵苗子可太稀罕了,“我,请务必让我来分忧。”
刘禅一下子就陷了进去,满脑子都是自己将来威风凛凛,千骑卷平冈的情景。
至于诸葛亮后面说的什么马鞍马镫要保密,不能走朝廷公账,粮草自筹等事情他听得稀里糊涂地便点头答应了。
因为晚上约了小伙伴们聚餐,刘禅便匆匆拜别了诸葛亮。
刚出门不久,刘禅突然回过味来,一手握拳砸在另一手心里。
“不对,我是储君啊,这不还是用我自己的钱替朝廷养兵吗?”
在诸葛亮加入刘备之后,一直致力于军事改革。
各大小将领的私兵部曲慢慢的都被正规军给替代,绝大多数士兵都是吃朝廷的粮食,做朝廷的兵,而不是某个将领的私有财产。
当然每个将领还是会多多少少养一些私兵,只不过他们在军队中的人数占比越来越少。
而他刘禅又不是普通将领,他是储君,而且是未成年储君。
只要老爹刘备一句话,他无论手里有多少兵马,一瞬间都得统统充公。
刘禅两眼上翻,“得,又被相父摆了一道。”
练骑兵本就是他的念想,只不过他原本是打算用朝廷的钱。
现在稀里糊涂地答应了相父,只怕这事已经赖不掉了。
想通此节,刘禅郁闷地离开,路上碰到另一个老师,伊籍。
“公子在思虑何事?”
刘禅拱手行弟子礼:“回夫子,吾在想如何多藏几副甲胄以便将来造反。夫子可是要寻诸葛长史?”
伊籍全当没听到刘禅的惊世骇俗之言:“此前公子所为,让我们看到了律法中的不足,今次便是寻长史一同商讨完善《蜀科》中关于抄家的内容。”
好家伙,这算是律法与时俱进了。
“看来,以后不能肆无忌惮的去抄家了。”
“那是自然,”伊籍捏着胡子笑道:“公子先前所为虽然师出有名,且不违背律法。但抄家之事确实让蜀中诸族胆战心惊,需以律法明示,以安民心。”
伊籍所言也十分有道理。
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