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五日?朝还是作为大汉常朝朝会制度确立下来,正常情况下常朝会议的召开时间是固定的。
常朝正是由于常朝召开的相对固定性,参加朝臣的相对广泛性,才更显示常朝在汉代政治上体现的的积极作用。
能够有效减少国家议事的决策失误,发挥集思广益的作用,?定程度上保证国家稳定发展。
季汉政权的建立多少有些仓促,是曹丕篡汉踹翻汉室天命后需要赶紧重新竖起来。
并没有完全恢复五日一朝,但是每月朔望两次朝会则是严格执行。
随着朝廷政务越来越繁忙,刘禅打算在年后颁布命令,彻底恢复五日一朝的制度。
目前为止,依旧施行的是每月两次朝会制度。
此次,官僚士大夫们对于皇帝对学术动手虽然感觉在情理之中。
但是趁着年前最后一次朝会提出来,还是有些意料之外的。
不少礼仪相关之人,本能的跟杜微激烈辩论起来。
还有一些人开始持着圣人不可轻之类的言论纷纷向皇帝进言,表达反对意见。
他们一致认为这样的行为并不妥当,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国家治理思想的混乱。
对于刚刚建立的王朝来说是致命的。
还有人提出了折中的论调,表示天下还未一统,现在这么做容易导致人心离散。
刘禅表示呵呵,人心离散,好啊,你们谁愿意走朕都不拦着。
比起口舌之争,朕更擅长刀兵相向。
事关自己乃至家族的切实利益,这不是反贪行动也不是简单的政治斗争。
皇帝这一次要做的事情乃是要翻天覆地,他们不能再畏惧强权了,必须斗争。
他们需要让皇帝意识到严重性,皇帝素来强势,年轻威严而有自信,想要做的事情似乎无往不利。
但此前无论是军事征讨,还是朝廷的一些制度改造,都没有触及国本。
但现在触及到了,他们需要让皇帝知道他们的底线不是可以任意践踏的。
当然,嘴上是国本,实际上是他们的利益根本。
就像当年通过斗争逼迫光武帝放弃气势汹汹的度田那般。
他们必须用雄浑的声音向皇帝喊出那句,那里不可以!
朝会立刻变得火药味十足,他们的战斗意志十分旺盛。
杨氏除外,被刘禅任命为太学博士的杨博士此刻老神在在,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显然他是想保持中立,士大夫群体多对于其先前叛变之事有所记恨。
但是还没有狂妄到将弘农杨氏直接推到对立面的地步,逼急了杨氏对他们没好处。
既然杨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成为皇帝一条不咬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