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着干,最后必然没什么好下场。
但是,悲哀的是他们身上背着人情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除非他们能问心无愧的不要脸,不顾自己和子孙的名声,否则就无法无视掉他们身上的人情债。
当他们的师长恩主以此来要求他们的时候,要不想被社会性死亡,就不得不冒着风险上表抗议。
受气媳妇两头难,他们夹在中间,一边是皇帝,一边是士族大佬,他们夹在中间成了炮灰,没有炮灰想主动成为炮灰。
就像两个棋手下棋,总会有一批棋子无法避免被吃掉的命运。
而他们只能打碎牙齿往里咽,利益和义务是一体两面,拿了好处就注定要付出,这是社会的规矩。
而刘禅的应对方式也简单,无论何人,但凡敢有冒头的,立刻降下天子之怒。
打死,绝不姑息。
于是,七个上书的官员被以诽谤问题左迁云南郡。
八个官员因为经济问题被有司控制,接受检查自身的贪腐问题。
然后迅速有一批工作成绩优秀的基层官吏被提拔上来接替他们的岗位。
皇帝只需下达一个中旨,便废掉了十五个炮灰的前途和命运。
反对派没想到皇帝的决心和手段如此狠厉,立刻陷入更加糟糕的处境。
因为他们想再用人情约束让人出手,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了。
有的人甚至厌恶这种左右受气的状况,又不想被贬到云南或者下狱,干脆直接上表辞职。
这官爷们不干了,你们爱找谁找谁。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登上皇帝搭好的擂台,前往临华殿会议。
派出他们之中的最强精英,为自己的家学竭力争辩,颇有一番风萧萧兮兮易水寒的悲壮之感。
当然,作为掌握舆论的利益集团,他们的手段仍然在持续输出。
谶纬学说在汉朝一直很流行,便是在临华殿会议召开的这天。
长安到处都在流传着,说什么星象有异,天象亦出现问题。
这是国家文脉遭到动摇,上天降下了警示,若是不停下来将会发生灾祸。
这个时代的人们是颇为迷信的,不少人被说得人心惶惶。
不过对于破除封建迷信这方面,刘禅也早有准备。
他让太史令周群带着谯周等于天文学颇有研究的人,在邸报上惯例刊登天象观测。
每五天公布一次天气预报,比如今天天象怎么样,之后会下雨或是晴天等等,准确率高达五成。
双方就天象问题在场外展开了激烈争辩,一方说天象彰显文化变革有利,另一方说天象表示文化变革有害。
各执一词,并且都是有理有据,一时间让人们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