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骊生意上的经验足,换了个问法:“你爱人最喜欢去哪个戏园子听戏?”
戏的种类不一样,选择的戏园子也不一样。
听京城戏,去东二街的广德楼,听明江戏,要去肆平路的平水大剧院。
吴云摇摇头,说:“她最爱去云中花园。”
云中花园是夜总会。
这种场所以前没有演大戏的,自从十来年前,平江学堂的几个学生,借鉴了西洋话剧的形式,加入了戏班的唱腔曲调,整合成新戏,在夜总会里演。
刚开始不温不火。
后来《平江日报》的主编马尹,专门给新戏写了篇报道,大肆夸奖它思想先进,表现力强过老戏许多。
马尹在文化圈影响力大,各大报社也纷纷跟上,接连追捧新戏。
渐渐的,这种戏被视为新潮产物,受许多年轻人喜欢,热度水涨船高,虽然这两年风华褪去不少,但势头依然凶猛。
现在平江府的人,管这种戏叫学堂戏。
“哦,学堂戏,我们戏班还真排过,不比那些专业的唱得差。”
徐骊举着根竹竿,连着挑下来四块戏码牌,让吴云挑。
“《爱与恨》、《蝴蝶》、《迷梦》、《暴风雨》,都是学堂戏里最火的。”
这四出戏的名字,搁吴云耳朵里,几乎等于天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