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传统戏班,姑娘极少极少,唱旦角的,几乎都是男旦。
之所以绝大部分是男旦,主要是戏角儿的培养周期太长,都是童子功。
三四岁入了班子学艺,唱念做打天天苦练不说,老师傅还得隔三岔五的开小灶,从唱腔到身段教得极其细致。
一个字一个字的纠错,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细抠。
培养名角儿所花的时间、资源、心力,不可计量。
戏班不是善堂,花这么大功夫,自然是为了赚钱,但耗费了大量资源培养出来的女旦往往不够赚钱。
因为女旦一成名,就容易被看戏的有身份有地位的富贾贵人相中,一张局票,便被喊去喝酒聊情。
用不了几场酒局,女旦多半上位当姨太太了。
女旦当了姨太太,得向戏班出笔赎身费,这费用瞧上去还不少,但若比起名角儿连红十年给戏班带来的利益来比,差得远。
而且戏角儿若真成名了,勤勉些、用心些,红的年头远不止十年。
类似的事情多了,戏班便不再招女旦,遇上天分顶天的女苗子,也最多咽咽口水,然后转头离去。
不过,
冥戏班,倒不太怕惹这麻烦。
无他,不吉利耳。
专门给死人唱戏的戏班名旦,谁能娶回家当姨太太?不嫌晦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