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才济济,百业更盛。
火龙果三军不停的向滇海推进,将士和征集农闲的民夫,在运河两旁山中深挖懂,广积粮,步步为营。
这些被储备起来的粮食为滇海之战,也为战后滇海民众之需。当然火龙果和群臣商议,成昆和噶戎提出来赈贷的方式给需要的,不只是光复后的滇海如此,现在的滇海也是一样,只不过只保民不保官。借一斗种粮,换两斗新粮,登记造册,如果因天灾人祸没有收成或者减少收成,可以根据事情减少或者减免债务;但是如果因为懒惰颗粒无收或导致不还债者,还加大惩处,也可以以工代赈,充当劳役开挖运河。
当然制定这些措施主要为救人,再者为惩戒不劳而获者,鼓励自食其力,又承担社会责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长治久安社会中,每个人都贡献自己一份正能量。
都城已连续七个年头大丰收,百业俱兴,粮食堆积如此,商品琳琅满目,人人有种自豪感。
自上至下,只要奋斗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分配公平,贫困并无差别,都城、攀城和腊甸以及周围十八郡,一百九十二个县,都无困年。
新任长安郡郡守孙文兵上书朝廷道:“先民至今万千年,有记之实丰衣足食者为有滇国圣主,先人忠言‘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荣辱周而复始。’为避免谶言,其一圣主开疆扩土,分封王侯,分而治之;其二自朝堂三公六卿至郡县,再到乡村保长约定年限,更替有序,避免一家独大,贪腐堕落。臣子兵,不知所言,望圣主为念。”
成方垂垂老矣,病逝时卧榻前,成方抓着火龙果的手,也说了意味深长的话:“圣主开天辟地,降临都城,卧薪尝胆,厚积薄发,天下之半尽归我主,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后,水满则溢,月圆则亏,天之道。望大王慎思谨记。”
火龙果也深知盛极则衰,物极必反,自满则败,自矜则愚。和杜良一样用战争转移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