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在,这个任务对于统帅部来说难度不大,毕竟兴华军几个建设兵团可不是吃干饭的,不仅仅是高平府和琼崖,云南地区的土司力量也是可以完全动员起来的。所以补充火铳手和骑兵还有辎重兵的损失完全没问题。
再加上桂林之战中受伤的士兵也不是全都失去了战斗力,除了缺胳膊少腿的重度残疾士兵之外,但凡能治好的,全都可以归队作战,这部分士兵有数千人,不管怎么说,只要是归队的士兵,那就可以归于老兵行列了,见过血打过仗就不再是新兵了。
水师方面,补充起来也很快,下龙湾船厂的产量可不是开玩笑的,舰船的损失很快就能得到补充。还有马士加路也和郑成功的合作,水师的舰船甚至比战前还要多得多了。主要就是在水兵的补充方面,其实这个问题也不大,水师的士兵无非是两种,一种是操纵船只的水手,一种是负责作战的士兵。
陈永素将原先的兴华军水手全部拉到一线,对一线作战的水兵进行整补,而缺位的水手则在民间进行大规模征召,他们不用承担作战任务,只要听指令划船就行。这些人甚至不用太通水性,只要满足力气大、听指挥、不晕船的条件即可。如此以来,陈永素手下的兴华军水师很快恢复了战斗力,完全可以再次承担重大作战任务。
到了五月的时候,兴华军的战力已经基本恢复,湖广南部和广西全境都被兴华军控制,广东的西部地区也有兴华军在活动,高衡认为,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可以继续北上,攻伐江南了。
根据高衡和统帅部的估计,实际上清军就算是撤兵,也不可能一口气撤到长江以北去。毕竟,江南地区曾经是大明最繁华的地方,也是大明主要的税收中心。特别是南直隶和闽浙一带,一直有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北方经过连年战乱,别说是其他地方,就说京师,在崇祯时代也是饥民遍地,清军入关之后,因为战争还没结束,并没有多余力量对这种情况进行修正。不仅如此,还搞出了满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