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三番五次跟清军会战,怎么说这支军队也是支持明朝的。所以多尔衮相信,譬如姜镶、刘迁、武大定这些人应该都是秉持观望态度,只要兴华军胜,他们就会起兵。
如果自己能在凤阳府击败他们,就等于告诉了这些蠢蠢欲动的人,明朝气数已尽,你们就死了这条心吧。而且渡过长江,反而距离京师更近,无形中更是拉长了兴华军的补给距离,还不用承担长江上水师出现的风险,光是跟他们的陆军决战,这何乐而不为呢?
桂林一战,若是敌军水师没有参战,清军未必没有胜算。包括最后局势反转,也是因为对方水师有水兵登陆造成了吴应熊的兵马崩溃。如果没有这支水师干预,清军可不一定会全线失守。
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多尔衮当即拍板道:“好,就依此计,全军退守凤阳府。此地进可攻退可守,就在南京的对面,除非兴华军不想过江作战,如果这样也好,我们可以腾出手来应对北方局势,把阿昌阿方才说的那些人全部找出来干掉。”
“嗻!”众人一起单膝跪地道。
多尔衮打的算盘很明显,要不兴华军就渡过长江,两军在凤阳府决战,要不兴华军就到南京为止,不过长江。他们不过江,多尔衮就能腾出手来解决西北和湖广北部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清军的大后方就彻底稳固了。到时候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虽然清廷占领的北方地区没有南方富庶,但他们也不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兴华军想要整合南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不少明朝的遗老遗少,像是郑成功这些人是不是百分百听高衡招呼也说不定。高衡此人,根本就不想复兴明廷,而是想自己搞一套朝廷出来。那么他能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如果有人给他捣乱怎么办?兴华军还要吃掉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消化的。
清军从崇祯十七年入关,好歹已经在关内经营了五年,兴华军刚刚进入华夏传统地盘,没有几年时间恐怕消化不了这么广大的地区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