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下也用眼神传递着信息。
浅间定了定心神,将目光重新放在笔记本屏幕上,指尖高速敲击键盘。
未来无限社的总人数预计达到4000,是现在的2倍。
组织体系还是扁平化的三级架构,目的是让无限社总长大辉和平能与每一个无限社成员更加接近。
但是,大辉每日的活动范围和时间是有限的。
很多工作事项都只是挂在支部长头上,而不是责任到个人。在近2000人团体的具体运营上,向他直接汇报工作的层级人数不足10人,大辉无法了解和指挥基层成员。
在这些武痴和不良当中,筛选大辉心仪的侠义之辈的难度,也随着足立区支部和江东区支部的建立,进一步突出。
支部长有野原亮平这样的劳模,也有中野明雄这样的甩手掌柜,他们团队的架构和透明度都不一致。
上下沟通、人员筛选晋升、非标准化的分级管理这些和扁平化管理的初衷相违背了。
在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上,无限社甚至比一些黑道下属的二次组织都有些不如。
在无限社成员突破200人的时候,他就建议大辉多看点管理学。结果大辉和他聊得最多的是德鲁克的《非盈利组织的管理》,再就是一些对管理者领导力做高要求的,对管理者自己PU的管理学著作。
目前这个即将总人数破2000,成份复杂,平均素质低下的团体没有出大乱,反而自适应的听从了大辉各项安排。关于这点,浅间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