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六儿睡了没有,她就抱着哑女,夸张的比划着。众人被她逗乐了,笑得前仰后合,哑女嗷嗷地叫着,脸一下涨红了。有人说,她啥都知道,聪明着哩。保德媳妇笑过后,就揽过哑女,友好地竖起大拇指说,你的,好样儿的。
\n
好不容易等到了晚上,听到锣鼓一响,人们就早早地到大队的戏台下等着看戏。戏台是在大队里临时搭的,上头蒙了块大帆布,很简陋。油灯一亮,演员们就从化妆室出来了,有的披着大衣,有的头上裹块头巾,一个个向后台走去。台下娃娃们就喊,鸠山,那是鸠山。裹头巾的是铁梅,那个高个子是李玉和。人一多,秩序就乱。尤其台前的必须得蹲下,一站起来,后头的就看不到了。每年要看戏,就得有人维持秩序,这维持秩序的活儿是一个得罪人的营生,谁都不想干。大家让新疆三爷干,新疆三爷就干了。新疆三爷手握一根长长的红柳条子,蹲在舞台一角,专门维持台前的秩序,他让谁蹲下,谁就得蹲下,要是站起来,他就啪地给他一柳条,无论大人娃娃都怕他。往年,他早早地就来了,今天快开戏了还没有来。有人就说,这老汉现在有了女人,怕是守着热炕头不来了。大家正在寻思着,就看见一根红柳条子在前台的人头上晃了起来,口里说着蹲下蹲下,新疆三爷也就渐渐地从人丛中露了出来。后头的人就说,要想看好戏,还得新疆三爷的红柳条子。新疆三爷红柳条子果真厉害,在人头上一晃,人群就像麦浪一样,前头的哗地蹲了下来,一个茬头涌了过去,后头的就朝后退。随即,台前就飘起了一层浮土,在灯光中变成了浓浓的烟雾。
\n
新疆三爷维护好了秩序,戏就开始了,是《红灯记》。大家早就熟悉了《红灯记》中的情节,甚至,该谁上台谁上得有点晚了,该谁下台谁下得有点早了,都能看得出来。但还是要看,不看白不看。新疆三爷仍蹲在了前台一角,他却不看戏,只看台下的人。看谁有冒头的迹象,他用红柳条子一指,那人就不敢了。新疆三爷还是穿着那套半新不旧的条绒制服,外头披着一件老羊皮皮袄,很威武。台下不时有人放了臭屁,有人就捏了鼻子大骂,是哪个驴日的放的?臭死了。一人一骂,其他人就咧了嘴笑,也有跟上骂的,日他贼先人了,谁再放剜了他的尻门子喂猫儿去。周围的人就笑成一片。声音盖过了戏台上的声音。新疆三爷就将红柳条子一挥说,别嚷嚷了,放了就放了,吃的毛主席的粮,谁不放屁是美国狼,吃的共产党的饭,谁不放屁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