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天旺的厂子也就完蛋了。如果真的完蛋了,给他心里,将会留下终身的遗憾。说来说去,还是儿子好。儿子毕竟是当大领导的,看问题就是比我们苕农民看得高,看得远。他名义上是与我商量,实际上是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求得心理上的平顺。儿子,你真是一个好儿子。
\n
这一天,他没事做了,就拎了一个粪筐去拾大粪。过去大集体时,化肥紧缺,庄稼都靠土肥雍。土肥有一个好处,不伤地,壅出来的麦子吃起来香。现在化肥的品种也很多,用了它,产量能成倍成倍的往上涨。人们为了增产量,只注重化肥,不在乎土肥,更没有人到沟沟坎坎中去拾大粪了。这几年,他又捡起了过去的老习惯,自己吃的麦子专门用土肥壅。麦子打下后,加工成面,再给儿子送过去,儿子、媳妇、孙子都说好吃,要比粮店的精粉还要好吃。化肥雍出来的麦子能打一千斤,土肥壅最多打四百斤,咋能不好吃哩?只要他们爱吃,就高兴,腿肚子上就更来了劲,就开始年年种,年年让他们吃上不用化肥的粮食。
\n
走到马踏泉旁,他不由自主地蹲在一边,看着泉眼抽起了老条烟。过去,泉眼里的水一直汩汩地流着,现在地下水枯竭了,泉眼里不再汩汩了,只是滴着水豆儿。一会儿,吧唧滴下一豆儿,一会儿吧唧地滴下一豆儿,看得让人心难受。这水呀,真成了大问题了,再不解决,怕这红沙窝村是完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早就说过,水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就没有命脉了。没有命脉了,不就都完了?他相信政府会采取措施的,不会眼看着红沙窝村就这么被风沙吃掉。
\n
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天马行空地乱想着,想了一阵,突然地抬了头,就远远地看到一个人背着大包小包地朝他这边走来了。他思谋着这是谁呀?看背着那么多的东西,像个出门人,看走姿,倒有点像杨二宝。不会是他吧?他背那么多的东西做甚?待那人走得近了,再一细看,才看出那人果然是杨二宝。一看到他,封存了几十年的一个画面又不觉出现在了他的脑海。就在这马踏泉旁,他从公社开完会回来,看到了刚刚被释放回来的杨二宝,四目相对后,各自踏上了各自的道,一走,就是二十多年。现在,这个画面又一次出现在了他的眼前,所不同的是,他们互相交换了一个位置,他蹲在了泉边,他却从羊肠道上缓缓地向他走了来。时间过得真快呀,一晃,二十多年就过去了。都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