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不仅是因为褚遂良反对废王立武,还因他为人刻板,不懂变通。
唐高宗刚登基时,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都是顾命大臣,朝政诏书,基本由两人一合计,就拍板决定了。
唐高宗只需像只小鸡一样,点脑袋就行。
长孙无忌毕竟是唐高宗舅舅,两人多了一层亲情关系,而且长孙无忌情商高,会说话,不会特别让唐高宗难堪。
褚遂良就不同了,他说话直来直往,从不考虑唐高宗面子。
而且他总喜欢将太宗皇帝挂在嘴边,经常说若是太宗皇帝在时,会怎样怎样云云……
唐高宗外柔内刚,外软内狠,被褚遂良总当小孩一样训斥,心中早已憋足了怒火。
他对褚遂良十分痛恨,却顾忌着长孙无忌等关陇贵族的势力,才没有发作,暗中隐忍着,直到废王立武时才爆发。
这两份印象在李治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现在并非唐高宗,对褚遂良并无太深的厌恶情绪。
不过多了这些记忆,就像看了一场电影,对褚遂良观感多多少少还是降了一些。
无论观感如何,他现在都不会召回褚遂良,否则世家贵族再次坐大,自己这个皇帝又将不能自主。
他正琢磨着怎么拒绝韩瑷的上奏时,有人抢先开口了。
“微臣倒是听说,褚遂良被贬到潭州后,作了几首诗,颇有对朝廷怨愤之意,如此不知悔改,怎能召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