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看来极有诗意的大雪,不知道多少人得抗不过这严寒。</p>
蕴哥儿倒是听得懂这话,听了这话,他长长一叹,很有一副老成的模样:“小姑姑这话犹如警钟,侄儿也得谨记,莫要真成了膏粱子弟……”说着,对着惜春就是长长的一个揖,礼行的恭敬,小脸板着也严肃。行完礼,又迈着小方步走了,瞧那样子,是往花园里的书亭去了。</p>
惜春很有些目瞪口呆,而后心里又暗暗称奇,回头还跟丫头说:“看来我后半辈子真真无虞了……”家中子侄若是有长进的,不用多,只出一个半个的,家就败不了的。</p>
然后四爷回来之后,就看到一个一本正经的大儿子,站在门口迎接他的父亲,礼行的一丝不苟:“见过父亲大人。父亲大人一路劳顿,母亲甚是记挂……”</p>
把四爷说的一愣一愣的,一路上跟看西洋景似的看着,然后回两句:“为父不累……我儿勿用记挂……”</p>
家里的下人一个个的都忍俊不禁,偏偏还都一本正经的瞧着。直到内院,见了桐桐,四爷才打眼『色』,问:你收拾孩子了?怎么这副德行?</p>
林雨桐耸肩,表示:不知道啊!谁知道受什么刺激了?!</p>
然后吃饭的时候,这孩子又把恭俭让那一套拿出来,做了个十足像样。可却看的四爷牙疼。</p>
对付这样的熊孩子,也简单。吃了饭了,四爷也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儿可伺候父亲梳洗?”</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熊孩子嘴角抽抽,但还是挺着胸脯应的利索:“自当伺候!”</p>
然后进了洗漱间,被四爷拎起来直接扒了裤子摁在浴桶了,出来的时候所有的一本正经都没有了。</p>
不过好的地方还是有的,比如说这孩子叫人打听外面的物价,他非常敏锐的知道,遇到天灾,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先是粮价,再是果蔬的价格,就连城里卖的甜水井的水,也都跟着涨价的事他都知道了。</p>
四爷问他说:“收集这些做什么?”</p>
这孩子道:“救已救人。”</p>
四爷再问具体的,他就说:“南边庄子上的粮食,到了夏收,得秘密的分批运来,放在城外的庄子上,以备不时之需。真要是闹了荒,家里人好歹不饿肚子。”</p>
四爷点头,这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