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汪家的长子如何的。因此,他这一夸,其实全是好话。</p>
余梁听了就一副犹豫的样子:“只是这亲事,我却不好应承着去说。”</p>
“这有何难。”薛蟠拍着胸脯保证:“这事包在我身上。”</p>
这事还真是薛姨妈上门去说的,汪家用十万两银子的聘礼,聘得了贾政的次女。</p>
男方的媒人请了薛姨妈,女方这边到底是请了林雨桐,为了体面的。</p>
只是这婚期定的紧了一些,亲事说定,都已经是七月底了,把婚事定在了九月初。满打满算,这中间还有送嫁的时间,按照半个月算的话,准备嫁妆的时间,就只有半个月。</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怎么来的及?</p>
把库房里的粗笨家伙搬出来,凑活着拉倒。</p>
赵姨娘在贾政跟前缠了又缠,这才要下一万两银子的压箱钱。这口气如何憋的下,整日里也在院子里咒骂,指桑骂槐的,说娘娘家的妹子卖了好价钱,如何如何的。这是诚心的要拿元春的名声给探春陪绑。</p>
王夫人气的浑身打颤,到底顾忌着这不要脸面体统的东西胡沁,叫人有拿了一万两银子在京城采买。赵姨娘又说周瑞家的贪了银子云云,最后还是她亲侄儿去置办的。</p>
探春知道了,什么话也没有。但却在即将要发嫁的时候,跪下求贾政两件事:第一,要赵家人的身契。第二,要带贾环南下游学,只说两年后叫回来。</p>
赵姨娘再没有想到探春临走了,来了这么一下子。</p>
用帕子捂着嘴背过身,却不敢哭出声来。</p>
赵家人是赵姨娘的娘家人,这一家子都要去说是做探春的陪房,但到了南边,放不放身契,是探春的事。只要放出去,在南边花上两千两银子置办个小庄子,就能安置这一家人。从此再不是奴才。或是赵家有出息的小子,跟着姑爷跑跑商路,在铺子里学学营生,这便是立家的根本。而环儿,在府里,族学已经散了,已经胡『乱』的跑了这大半年了,也没人管束的住。如今要是探春愿意带着去,即便不科举,在外面长长见识,学学营生,不比这一日一日的荒唐下去要好?</p>
一屋子的宾客,大堂上静的很。</p>
贾政能不答应吗?</p>
探春也不怕丢人了,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