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主意,甄家送去的服侍忠义亲王的女子,便都是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安排的,生下孩子不交给宫里,打的也是扯虎皮的主意。当然,这些事,当时臣等是不知道的。当年忠义亲王还是太子的时候,臣等也不过是以为帮着太子殿下照看小殿下而已,谁料想太子殿下的处境在那之后每况愈下,那种情况下,保住那个孩子便是保住了殿下的骨血,臣等不敢有作『乱』的心思,当时只念着太子殿下的恩德,报之以殿下而已。”</p>
把当年的事,全都推成是君有情臣有义的佳话。尽忠太子做忠臣,这不算是错了。若是李世民杀了李建成的谋士魏征,便也没有后来的君臣佳话了。</p>
所以,贴上‘忠’的标签,总不能说人家错了。</p>
可这却也是扯淡,要真只是忠,包括贾敬在内,为什么不把事情说明白呢?</p>
正隆帝不说别的,只问了王子腾一句:“你觉得朕糊涂吗?”</p>
王子腾把头磕在地上,磕的梆梆梆直响:“圣上,臣……冤枉……”</p>
再往下说,才知道贾史王薛,后面这三家,其实真真是被贾家给坑了。</p>
缘由是什么呢?</p>
缘由是其他三家最开始是唯贾家马首是瞻的。而贾家为什么掺和到跟前朝有关的事里面去了?</p>
是因为贾家丢了两件要紧的东西:宁荣两府的丹书铁券丢了。</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事,荣国府自老国公去了之后便无人得知了。贾母以为是老国公给了贾赦了,而贾赦以为是贾母收着呢。而宁国府却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的,那玩意不见了,丢了!</p>
这件事捅上去什么罪名?</p>
贾敬最开始不是没想着顺藤『摸』瓜的把东西先套回来,这是压根就没把对方当回事。可对方的道行显然不低,他最开始是虚与委蛇,到最后发现深陷其中之后,果断的就遁了,入了道观修行去了。</p>
而更叫他们觉得可怕不敢反抗的是,这些人隐隐有了投靠四王的意思。</p>
北静王老王爷早没了,如今的北静王不管事,因此,只剩下其他三王。而这三王却因为想要的太多,反而屡屡被忌讳,早已经感觉到宫里又削他们王爵的意思。这如何能忍?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尝过了权利的滋味,如何肯甘心?&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