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的都是黑奴,东西都是从主人庄园里运来的。现今的摊贩很多仍然是老面孔,只是现在是自由人的身份了,篮子都出钱叫下人挑;就像那些摊贩一样,有不少人仍然是老面孔,挑着以前挑过的篮子。对查尔斯顿来说重要的是一切老样子都没变。
\n
传统是社会的基础,是查尔斯顿人与生俱来的权利,是无价的遗产,任何提包客或北军都夺不走。这种现象在市场里显而易见。那里是公共场所,外人一样可以去买东西。只是多半会败兴而归,因为不管是卖青菜的女贩,或卖螃蟹的男贩,没人会理睬他们。而查尔斯顿的黑人市民也和白人一样傲气凌人。只要外人一走,整个市场便立即响起一片欢呼。市场是专为查尔斯顿人开放的。
\n
斯佳丽缩着肩,好让衣领整个围住脖子。尽管这样,还是让冷风钻了进去,冻得她拼命打哆嗦。她觉得眼睛里满是煤灰,靴子里准是填着铅块;五个街区能有凡英里长?可她什么东西都看不到。在黎明前阴森森的灰暗光线中,街灯只是一团迷檬的光圈。
\n
真搞不懂埃莉诺小姐怎会这么高兴?一路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好像外面不是寒风刺骨,一片漆黑似的。前方出现了一丝亮光。斯佳丽磕磕绊绊朝亮处走去,心里但愿恼人的冷风赶快停歇。那是什么?风里飘来的是什么味儿?她嗅了嗅。对了,是咖啡!这下她有救了。于是她加快步伐,急急赶上巴特勒老太太。
\n
市场像集市,像黎明前无形灰雾中的一块有亮光、温暖、色彩、生命的绿洲。市场四面各有一座开向街道的拱门,又高又宽,支撑拱门的砖柱上插着火炬,照亮了黑女贩的笑脸,和身上鲜艳的围裙、头巾,以及面前各式篮子里和绿色长木桌上的货品,市场里挤满了人,大部分人都是一摊逛了又一摊,嘴巴从没闲着,或同其他顾客谈笑,或跟摊贩争论不休。讨价还价的这一套可笑的习俗显然是大家都喜欢的。
\n
“先来咖啡吧,斯佳丽?”
\n
“哦!好埃”
\n
埃莉诺巴特勒领着斯佳丽走向附近的一群女人。她们戴手套的手中都有一个热气腾腾的大铁皮杯,彼此谈笑,一边喝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