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若是铺设关东,这邸司恐怕每年所需不下十五万贯,殿下……”
敬翔觉得这么做,成本似乎有些大,而且很难说能否成功。
对此,刘继隆却安抚他说道:“天下初定,百废待兴。”
“此前天下动乱,百姓都在为了吃食而奔波,自然没有心思阅览报纸。”
“等到天下安定下来,随着百姓识字不断提高,报纸的销量自然会水涨船高。”
刘继隆倒是不指望报纸能赚钱,甚至赔钱也没事,每年花十几万贯来维持朝廷对地方上的舆论掌握,这笔买卖很划算。
想到此处,刘继隆结束了这项话题,继续对敬翔说道:
“如今天下设置诸多船监,为的便是营造出更大的大船,而这些大船日后都要向深海航行,为朝廷带来新的作物和物种。”
“这件事不能马虎,五年内吾要看到三千料以上的大船。”
美洲和非洲及欧洲的作物,乃至南洋的占城稻都是刘继隆和如今天下需要的新作物。
这个时代土豆、红薯、玉米等作物,虽然没有后世的那般高产,但却能丰富新朝在高山丘陵地区的作物种类。
它们在山地种植的亩产,比如今山地主要作物的黍稷亩产高出两倍左右。
在没有品种改良、工业化肥播撒的情况下,玉米与土豆产出稍差,亩产不过百五十斤到二百斤不等。
红薯产量虽然高,但根茎植物的水占比太高,如果按照粮食来算,折粮后只能等于稻麦二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