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暮鼓之声响起,整个洛阳城的行人都纷纷返回家中。
街道上除了负责打扫卫生的孤寡耆老外,便只剩下打更的更夫,以及巡街的金吾卫了。
时间不断推移,往后半个月的时间里,刘继隆与朝廷都在关注着新制度的推广与进行。
在以陇右官员为主的朝廷中,五军都督府与三司、都察院等制度开始不断推行。
南下的官员则是在接任后,立马开始对百姓介绍朝廷新的政令。
在了解了摊丁入亩和均田的两项政策后,百姓们对于登籍造册这种过往避之不及的事情则是态度不一。
少数的百姓开始登籍造册,并成功获取了衙门均给他们的田地。
其它百姓见状,也纷纷开始登籍造册,但由于江南地少人稠,百姓能均到的土地明显不如预计的多。
更多的土地,基本还是掌握在那些未受动摇的世家豪强中,不将其解决,江南的局面便无法改变。
刘继隆对此心知肚明,却没有着急,而是等到了十月中旬。
“呼呼……”
十月中旬,大旱下的洛阳也终于是下了场甘霖,虽然只是场小雨,却也让干旱许久的洛阳百姓喜出望外。
贞观殿内,李佾看着殿外的细雨,有些百无聊赖的将手中诏书取出。
诏书被杨公庆取走并递交给了刘瞻等数十名重臣,而李佾自己也叹气道:“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