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属误国之举,而先借议款事泄攻击陈新甲乃排除异己,后又出面为陈新甲求情是沽名钓誉。
崇祯皇帝看了俞上猷的弹章后,虽心中对周延儒痛恨不已,怎奈朝廷大局仍需有人主持,所以仍想暂时不动周延儒,待腾出手来时再慢慢谋划换人。
可接连两日的十余封弹章都被他留中,再加上俞上猷、吕大春等人在朝廷里上下撺掇,许多受过周延儒打压之人,以及那些确实心怀天下的正直之士,也纷纷起而效之!
一时间,攻击周延儒的弹章有如决堤之水般,蜂拥而至……
内阁的诸位阁老们也因为站队的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他们既有人支持弹劾周延儒,也有人以稳定大局为理由而反对弹劾周延儒。
次辅陈演表面上如坐针毡一般,这边过来劝一劝,那边也要去安抚一番,更时常跑到首辅周延儒的公房内,同他交心恳谈并表示了对他的支持。
从表面上看去这场倒周大幕中,也确确实实没有陈演的门生故吏、知交好友参与其间,但任何人都心里清楚,一旦首辅周延儒真的失了势,那最大的受益人必然是他次辅陈演。
就连首辅周延儒都在背后痛骂陈演为“老狐狸”!
作为核心主角的周延儒此刻才是真的如坐针毡,别看他面上十分稳定,总是一副平静如水般模样,可心里早就开了锅。
吏部文选司郎中吴昌时,作为首辅周延儒在朝堂上的头号代表人物,自然不会对倒周一事做事不管,因为倒周——其实就等同于在倒他吴昌时。
毕竟“覆巢之下无完卵”啊!
谁上奏章弹劾周延儒,他吴昌时就安排人攻击谁,而且吴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