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自己个儿的事儿了……
无论谁来当皇帝,无论这个朝廷是大明,又或是其他什么乱七八糟的朝廷,都和他们关系不大。
毕竟,不管谁来坐龙庭,都少不了他们这班子文官来帮着治理天下,而现在总督兵马的督师,竟然改由文臣换作武勋来担任,这不是在掘天下文官的墙角嘛?
所以,今天即使有崇祯皇帝的大力支持,吴甡、黄景昉、蒋德璟等人也要反对一下,否则此事一旦传扬开来,他们也就不要再在朝廷里混了!
因为得罪了皇上,无非就是罢官归里,就算下了大狱,那也有重新起复的机会,可一旦彻底得罪了天下文官,那就会被打入真正的另册,永世再无翻身的机会,甚至还会被他们设计毒害。
…………
“郑三俊,你这个大冢宰是赞同陈阁老的提议,委永宁伯提督中原剿贼军事啦?”
既然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表态,郑三俊便也不再有所遮掩,他十分明确地回奏道:“回皇上,臣赞同首辅所提之议。”
郑三俊之所以如此表态,也是实属无奈之举。
大明朝的文官集团如今虽势力庞大,但内里却也是派系林立,相互倾轧不断,即使已经掌握了朝廷的中枢大权,可内部却又推选不出真正的人才,尤其是熟识军事的干才。
当然,这也有崇祯皇帝的原因在里面,朝廷频繁追责问责,导致众多阁臣、督抚获罪被斩,也进而引发大明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
再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大明朝已经从明初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衡的机制,异化为如今的文臣完全压制武将形式,但是在现实中却是像左良玉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