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她们收入多,但开销也大。
宰执元老、宗室外戚家的命妇生日,她们都是要赏赐的。
此外,这些人家生子嫁女,也都是要遣使道贺,并赐下各种御物。
特别是近支宗室家的郡主出嫁,嫁妆起码有一半,是由皇室支付——这位官家,你也不想,你的堂叔/堂伯因为没有嫁妆,只能把女儿嫁给商贾吧?
别笑!
赵官家的近支,真的能做得出这种事情!
此外,宫中妃嫔、太妃们,也都是仰赖于太后、太皇太后的赏赐以及有司收入的分配来生活。
但总的来说,收入是远大于开销的。
所以,赵煦揣测,庆寿宫起码有几百万贯贴己钱,真不算夸张。
旁的不提,就是现在,熙河路文武大臣有司所献的这些祝寿礼器的价值,起码就在五万贯以上!
虽然,熙河是特例。
其他路,每次圣节的礼物,价值都不过一万贯上下。
可是,一年能收两次啊!
加上店宅务等有司的收入,庆寿宫每年收入百万贯,轻轻松松。
太皇太后和已故的慈圣光献,这几十年攒下几百万贯贴己钱,还不是轻轻松松?
想到这里,赵煦就回头,看了一眼帷幕内的向太后。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