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月已丑(十一),两国就初步达成了,有关元祐三年增发交子一百五十万贯的协议。
这是赵煦和耶律洪基讨价还价后的结果。
耶律洪基要价五百万贯,赵煦还价四百万贯。
最后,两位君主各退一步,决定将新的交子贸易条约的额度,提高到四百五十万贯。
根据赵煦和耶律洪基谈出来的新条约,辽国需在元祐三年的三月之前,给付大宋白银二十五万两,以作为增发的那一百五十万贯交子准备金。
当然了,想要辽人一下子拿出来二十五万两白银来。
这确实是为难他们了。
但是……
这不是有高丽这个大冤头吗?
高丽人不是答应过,岁贡辽国白银八万两,绢布三万匹?
作为全天下最爱好和平,最看不得战乱的君主。
赵煦素来是悲天悯人的。
所以,他选择了接盘。
将高丽岁贡给辽国的岁币,折算成白银十二万两。
这样,辽国就只需要再给大宋十三万两就行了。
当然,因为这笔钱本质上是高丽岁贡给辽国的。
所以,辽国需要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