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的这篇文章,可不仅仅是在提倡德行。
也是在鼓吹诗赋!
正如他所言——近士大夫文章华靡者莫如杨亿,使杨亿尚在,则忠清鲠亮之士也,岂得以华靡少之……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者,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说得很好!
但请以后不要再说了!
因为,杨亿就那么一个孤例。
本来,若苏轼只是说说而已,赵煦也不会特意将他的这篇文章誊抄下来,贴到这静室的屏风上。
以此使自己保持清醒和冷静,并对朝中的一些人和事保持警惕和提防。
关键在于,苏轼还有一大堆的朋友。
比如说,那些被赵煦贬黜出京的官员。
鲜于侁、曾肇以及不久前被贬的孔文仲等人。
这些人在朝中的时候的言辞和行为,可就比苏轼激进和恐怖的多了。
他们不止一直在朝中提倡德行,鼓吹诗赋取士。
还在鼓噪着说什么要罢废科举的弥封、誊录、编排等制度。
理由是——朝廷怎么可以不相信士人风骨?
况且,用了弥封、誊录、编排之后,考官对于士子的个人情况就一无所知了。
这样一来,考官怎么综合评价士人平日的道德操守与言行呢?
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所以,赵煦贬他们,贬的是干净利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