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只要有钱,持之以恒的砸下去,哪怕是曾经的科举蛮荒,也能变成未来的科举强路。
比如福建路,就是最好的例子!
国初的时候,福建路一次科举,也未必能有一个进士。
但现在呢?
福建人高举朝堂,宣麻拜相者,不在少数。
为什么?
福建人因为有钱,也舍得砸钱卷科举!
他们直接派人,去各地书院和私塾里挖人。
孔方兄开路,无往不利。
而熙河路,似乎也有类似的潜能。
毕竟,只要稍微关注一下如今的天下局势,就能知道,熙河产棉花。
甚至是垄断了大宋的棉花!
衙内们更是知道,仅仅是靠着种棉花,熙河路就已经快要能实现财政自给自足了——元丰八年,朝廷尚需每年通过户部拨给熙河兰会路四百多万贯。
元祐元年,就已经只要三百多万贯了。
去年,便减少到了不过两百万贯。
听说今年,熙河路所需的中央拨款,可能只要一百多万贯了。
而在财政自给自足的同时,熙河路每年能买马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