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平均下来,一个县还分不到四个解额。
也就是说每个县最多只有四个进京参加官员考试的名额。
但众所周知,任何事情都不能看平均。
人有贫富,地有肥瘠,教育自然有高下之分。
有的州县,每次发解试能有数十个解额。
而有的州县,甚至连一个解额都没有——比如崖州。
今年科举也不例外。
很快的,开宝寺前就挤满了士子。
一眼望去乌泱泱的。
来自天下州郡的士子们,操着各种口音,一时间开宝寺前的街巷,嘈杂不已。
但,围观者还是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这些士人的籍贯——因为,所有士人,都是按照路为单位,由官府派遣的官吏集中在一起。
而在这些官吏手中,举着旗牌。
旗牌上写着所属士人的籍贯。
于是,有心人很快就能通过眼睛,观察到大宋天下二十三路教育的强弱。
最强的,自然是东南六路!
放眼望去,举着淮南、两浙、江南西路、、江南东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旗牌的官吏是最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