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的教材岁数比特么学生岁数都大,学的是上世纪的理论基础,而且学的很多很杂,生产线上用的是最新的技术,到了生产环境还得从头开始学。
周围的食客竖起耳朵,没想到这小伙子不光是会装逼,还会说些有营养的话。
有人突然附和了一句:“确实,我最近招的大学生什么都不会干,啥都需要人来教。”
薛睿开口道:“要给年轻人成长的机会,他们理论基础扎实,学的快。”
俞敏兰觉得这话很怪,这里就属薛睿最小,连大学都没上过,居然说“年轻人”这个词,一股老成的味道。
有个中年人开口问道:“他是成长了,到时候跳槽怎么办?我不是白培养了吗?他不该给我交学费?”
中年人一针见血,问了和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问题。
薛睿不动声色的喝了口茶,付费上班?这是什么资本家发言?领先版本的理解……
他开口道:“可以签长期合同嘛,况且同一个行业就是小圈子,别人培养的也会跳过来。”
有人笑道:“真是老了,没年轻人看的透彻。”
俞敏兰听明白了,林若曦之所以能成长这么快,和一直接触生产第一线也有关系,如果只是闷头学习理论的话,很快就会觉得枯燥无味没有方向。
她猜测薛睿这次带林若曦来深城,应该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不然薛睿只需要把林若曦藏起来就可以了,没必要时时刻刻带在身边。
她仔细想了下自己的同学,成长最快的时候,就是大学毕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
有人工作后开始疯狂学习补足短板,和之前在学校里吊儿郎当的状态相去甚远。
课本教不会人,只有生活能教会人,薛睿说的对。
“小伙子,你们来深城是做生意的吧?”有人开口问道。
薛睿点头道:“对。”
这两人只有十八九岁的模样,年轻的有些过分了,他们下意识把这两人当成了自己的子女一辈来看待。
但薛睿刚刚那些谈吐,绝对不是十几岁的年纪能够拥有的。
他们只想到另一种可能,薛睿的家世很好,见识很广。
这样的话,应该就是来做生意的。
十几岁做生意,在粤省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刚才他说不去清北我还不信,现在想想,还是得多读书啊。”有人摇头道。
“是啊,咱们这代人被时代淘汰喽。”有人笑道。
薛睿摆摆手:“我也就嘴上说说,哪比得上前辈们真刀真枪打下来的市场。”
这些人在工作日还能悠闲悠闲的把早饭吃到十一点,都是各行各业的老家伙了。
有人和旁边的同伴对视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