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如果耕种规模不能有效扩大,岛国农业也将渐趋消亡。”
柿木真澄沉吟道:“贵国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耕地面积破碎,耕种过小导致收益比其它行业差太多。”
郭阳笑了笑,说:“华夏不一样,华夏有大型农场,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我国的土地是全部公有,农民拥有的是30年的使用权,期满后可继续使用。
又没有农协这样的农业组织,在土地流转上的阻力,要远远小于你们。
而且,现在我们是粮食出口国。”
柿木真澄愣住了。
他还存在一些惯性思维,认为华夏也是和岛国一样的精耕细作。
一旦经济发展起来,工农业差距拉大,华夏的小农模式也将破碎,然而,华夏的土地机制更灵活,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速度很快。
而岛国是土地私有,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岛国农民也有很重的土地情节。
即使抛荒,也鲜有人卖土地。
除了直接抛荒的,还有一部分只是把农业当成兼业。
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岛国很大一部分本来可以一年两熟的土地,最终只产出了一季粮食,土地利用效率很低。
生产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是大国农业发展的必由路径。
以单产水平而言,岛国农业是很强的,但破碎的耕地让成本也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