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就这,农协还在坚持从70年代就开始实行的减反政策,通过限制水稻耕种面积,人为制造供给不足来维持大米价格。
大半个月后,岛国水稻陆续进入了收获期。
岛国人期望着吃上新米。
然而,农林水产省的一则预期报告,让这一期望化作了泡影。
大范围爆发的稻瘟病让整个岛国的大米产量减产了40%以上!
消息一出来,从最初只是部分地区大米供应紧张,到东京、大阪等大城市超市纷纷断货限购。
‘米荒’迅速成为全岛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乃至全球都在关注。
超市货架上“暂时无货,进货时间待定”的告示,都在证明危机的严峻性。
“投放储备米!”
“加大进口。”
类似的口号在岛国时不时地响起,在米荒初期,就有各地的知事多次呼吁投放政府储备米。
然而,这个社会上还有农协的声音。
最终政府拒绝投放储备米,理由是担心影响大米流通和市场价格。
实则也是在回应农民的诉求。
但迟迟不肯投放储备米,也让市场信心崩塌,加重了岛国米荒,搅得人心惶惶。
许多人认为只要投放储备米就可以解决米荒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