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个月,今年最后一茬稻谷入仓,鱼捞出来,农活忙完,喜儿请村民做柿饼。
\n
长安雪花飞舞,清河村堪堪入冬。福满楼伙计拉走柿饼和橘子,顺便捎走养了几年的老母鸡和公鸡。
\n
姹紫嫣红四月天,福满楼再次来人,因为喜儿种的枇杷树枝繁叶茂,四月中零星几个成熟,到四月下旬,金黄压弯了枝头。
\n
福满楼的伙计来得也巧,早来三五天,喜儿和二郎在汉阴郡春游,钟子孟不敢当家做主卖枇杷——品相极好的只有五棵,喜儿有可能留着自己吃。晚来三五日,很有可能被喜儿吃光了。
\n
伙计跟喜儿商量,那五棵树的枇杷给他们一半,他们分出一半孝敬国舅爷。喜儿又不打算自己做枇杷膏,枇杷也不是石榴橘子可以久放,就没故意刁难他们。
\n
看起来比鸡蛋大一圈的枇杷拉到福满楼,甫一卸下车就惹得路人驻足询问伙计枇杷多少钱一斤。
\n
伙计仗着没有多少人知道安阳县清河村有枇杷,就说枇杷路途遥远。敢找福满楼买果子的人都不差钱,有钱人没几个傻的,询问的路人瞬间明白伙计此话何意。恰好他认为枇杷来自蜀郡,就算没到蜀郡,也得有七八百里路,所以做好枇杷按个卖的准备。
\n
伙计这次还拉来一些小竹篮,年前最后一次去清河村拉橘子时找村民定做的。伙计叫客人进去等一下,等他们分装好。
\n
伙计已经把东家和国舅爷那份送过去,所以在不知真相的路人看来品相极好的枇杷不多。物以稀为贵,小小一篮两百文,客人也没嫌福满楼心黑。
\n
小的枇杷论斤称,只比樱桃贵一两文钱,多数坊间百姓都买得起,以至于第二天上午几车枇杷就卖完了。
\n
临近未时,还有人来问有没有枇杷。没有枇杷就顺便在福满楼用饭。福满楼卖果子的目的达到了。下午仍有人问有没有枇杷,掌柜的叫伙计再去一趟清河村。翌日上午,伙计抵达清河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