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n
春风温柔,不知不知,柳絮满天飞,二郎和喜儿坐在地头上看着姐夫教女婿犁水田:“算着时间晨风该从长安出发了。”
\n
李恪没有赴任,因为太上皇病了。
\n
人道七十古来稀。好巧不巧,太上皇今年七十。
\n
宫中太医暗示帝后,太上皇大限将至。皇帝不由得想到杜如晦。皇帝屏退左右,问皇后是不是叫太上皇去清河村住上一段时日。
\n
皇后:“父皇是不是去过清河村?”
\n
是有这回事,好几年前了。皇帝想起来了,当天去当天回,太上皇担心二郎给他下耗子药。
\n
皇后又说:“克明当年四十出头,父皇七十了。清河村山清水秀,不是灵山菩萨地。”没有外人,皇后有话直说,“克明信任二郎,没有旁人打扰,他可以静心养病。父皇呢?”
\n
太上皇得骂皇帝,是不是想我快点死!
\n
皇帝挠挠鼻子:“那你吩咐下去,想吃什么想喝什么,随他去吧。”
\n
皇后去吩咐这些小事,皇帝令官吏准备葬礼。然而夫妻俩都没想到,太医的大限将至又撑了两个月。钟家的小麦收上来,黄豆种下去,快割稻谷了,安阳城传来消息,太上皇驾崩。
\n
二郎听到这事没忍住哼笑一声。
\n
喜儿朝他腰上掐一下,二郎疼得快哭了。
\n
上至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都认为天下是当今圣上带着一干文臣武将打下来的。太上皇生了个好儿子。所以对于他的驾崩,清河村村民的态度很平淡,仿佛隔壁村死了一个听说过但没见过的老翁。闲聊几句就该干嘛干嘛。
\n
也是不巧,太上皇的葬礼正好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