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金钱在安右道的市面上转动起来,让越来越多的人都喝到了汤汤水水。
甚至安右道的山里都有人过去买地建“别院”,过去到山里去避难的人原本是过得很苦的,如今就算卖山货都能赚到嘴巴笑歪了。
野味、蘑菇、皮毛、坚果,只要运出来送到如今安右道的市面上都能卖出好价钱,半个上午就能卖光。运气好刚送到城门口还没进去呢,被某个路过的商人看到就直接全包圆了。
山里人高兴,商人转手一卖也有利润也高兴。
因为大量的资金汇聚到安右道,延寿教的银行功能也十分强劲,因此已经有纯粹经商的“初级资本家”诞生,他们在开作坊和经商中赚到快钱之后,不屑于旧的地主阶层拿钱买地的守旧思想。
他们赚钱后投入新产业经商的意志更坚决,因为他们的成功路径就是这样的,所以他们有路径依赖。而在延寿教如今的大环境下,经商赚钱的速度远远超过种田,所以他们认为自己是先行者,十分得意。
他们为了展示自己,消费水平比传统的地主富人要高,也让一些地主对他们并不喜欢,觉得他们太“狂”了。
可是在这些地主的传统守旧思维下,他们在作坊这边赚到了钱之后觉得是投机成功,并没有太大的驱动力去继续扩大规模,而是保守地去外地买田地。
为什么不在安右道买地?因为地价虽然没变贵,但安右道这边的佃户太精贵,条件太差的话根本招不到佃户种地。
安右道有延寿教在又不能人为制造粮食短缺抬升价格,因此种田的收益太差了。还不如到外地去买田地招佃户,更合他们的胃口。
说穿了他们只会买田地,靠着剥削佃户来致富这一招。他们比其他地主幸运的是生在安右道,在安右道当地主,所以有了开作坊,依靠大环境赚钱的机会。否则也没见到其他地方的地主们纷纷也跟着开作坊经商。
这些保守的地主们在地价涨价的情况下没忍住诱惑,不少人在金钱的诱惑下卖掉了土地给别人盖房子。他们则将这些钱拿到延寿教周边,特别是淮扬道去买田地,可以买下几倍规模的土地。
当然他们也不笨,一些地主们在安右道周边买下便宜的土地之后没有继续种粮食,而是有意识地种起了经济作物和搞起了养殖。他们也懂得只要经济作物成熟后,猪牛羊养大后直接卖进安右道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那钱可不会少挣。
一船一船的马匹从耽罗岛运到安江道。其中有些马匹可能没办法当战马,但是当驮马还是可以的。它们没办法冲锋但驮着人行军却一点问题都没有。
这些耽罗岛的马匹正在补充延寿教的马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