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费用,一百六十万两至三百二十万两。
这些装备并非每年更换,但考虑磨损、损坏等,每年也需一定维护和更新费用。
暂且按装备费用三分之一算,约五十三万三千两至一百零六万七千两。
综合以上,目前养十六万兵马一年军费开支,约在六百零五万三千两至一千零四十六万七千两。
这只是粗略估算,实际军费可能因地区、任务等因素大不同。”
朱元璋沉默良久,双手负于身后。
在大殿内缓缓踱步,脚步声在鸦雀无声的殿中格外沉重,仿佛声声叩在众人心弦。
文武百官皆噤若寒蝉,屏气敛息,静等皇帝决断。
随后朱元璋缓缓说道:“此事咱会思量!
紧接着他将目光投向蒋瓛,“赵寅建言有功,从户部员外郎升为中书左司郎中。”
然而众人皆知,自“胡惟庸案”后,中书省已被罢黜。
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此官职恐难长久。
在场官员多以怜悯眼神看向赵寅,唯有他本人还沉浸在升官喜悦中。
赵寅正欲谢恩,却见镇抚使蒋瓛猛扑过来。
虽说镇抚使仅为从四品官职,但北镇抚司权力极大。
有自己的监狱,可自行逮捕、刑讯、处决。
无需经司法机构,只向朱元璋一人负责。
在锦衣卫机构中,能掌管北镇抚司之人,方为实际领导者。
蒋瓛作为秦王朱樉在锦衣卫中的势力代表,一直渴望表现机会。
毕竟已被排挤至边缘的毛骧,便是前车之鉴。
去年,沐英与朱樉两面夹击,攻破乌斯藏的捷报已传回应天府。
但班师回朝的大军,尚未抵达京城。
乌斯藏距应天遥远,中间隔着诸多地区,行程数千公里。
若大军步行,考虑地形、气候、补给等,每日行进约 40 - 60里。
如此走完数千公里,恐需数月甚至半年以上,实际行程还受诸多因素影响。
总之从乌斯藏到应天,注定漫长艰辛。
在秦王生死不明时,蒋瓛唯有依靠朱元璋维持权力。
而赵寅的出现,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赵寅因建言升为中书左司郎中,却不知这背后隐藏的危机。
当他沉浸在升官的喜悦中时,却未料到自己已卷入了一场权力的漩涡。
朱棡考虑到赵寅是协助郎中处理户部事务的属官,且在这个敏感时期,不宜过于严苛地处置。
于是他斟酌再三后说道:“父皇,赵大人在讨伐北元之前,质疑晋军粮饷消耗。
虽有动摇军心之嫌,但如今用人之际,不如判他斩监候吧。”
还没搞清状况的赵寅,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