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挨饿!”
“还没吃呢,午饭吃的有些晚,这会儿还不觉得饿。再等一会儿吧,等这台光刻机安装完成,再去食堂吃宵夜吧。”
听到两人的问答,那位瘦高中年人,也将目光看向了乔瑞达,拉着旁边的王院士,好奇的询问道:“老王,这个年轻人是谁,似乎和林总监颇为熟悉的样子?”
“我看你可以把似乎两个字去掉,他们是真的熟悉。这个年轻人叫乔瑞达,是我带的研究生,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华夏首富,咱们所在的这家瑞芯晶圆厂,就是他名下的产业之一。而林工是瑞芯晶圆厂的技术总监,和乔瑞达这个大老板,能不熟悉吗。”聊到乔瑞达,王院士那表情,总是特别的开心。王院士教书育人一辈子,桃李满天下,但是在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个都没有。在自己退休之前,能够收到乔瑞达如此优秀天才,做为衣钵传人,睡觉都能笑醒。
听到这个年轻人就是乔瑞达,瘦高中年人惊呼道:“啊,他就是乔瑞达,那个靠一己之力,研发出石墨烯芯片的牛人。我还以为他的年龄和我一样大呢,没成想竟然是一个正在读研究生的年轻人。我说老王,你的研发能力挺厉害,教学能力却是一般般,教书育人几十年,连一个长江学者都没培养出来。要不这个乔瑞达,转到我的名下学习可好,我保证倾尽全力,将他培养成才。”
王院士翻了个白眼,说道:“少来,人家乔同学,早就成才了好不好,根本就不用再学习什么。他之所以报我的研究生,不过是看中我这里条件宽松,时间自由,可以方便他管理公司,搞自己的研发项目罢了。以他的知识水平和研发能力,咱们能够教给他的东西,已经很少很少了。”
“那真是太遗憾了,既然做不成师徒,那就做朋友好了,帮我们介绍一下,总可以吧?”
“这个可以有,来,小达,我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这位是姚院士,主攻机械精密加工和控制领域,咱们这台光刻机上的双工件台,就是他带领团队研发出来的。另外姚院士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咱们学校隔壁华清大学的特聘教授。姚院士,这位就是我的学生,乔瑞达了。”
华夏两所顶级高校,华清和北大的恩怨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建国初的高等院系大调整时期。在这一时期,两校的得失和地位变化导致了它们之间的竞争和争斗。具体来说,北大在这次调整中,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学科和专业,特别是其文理科专业被大量拆分和调整,导致其综合实力有所下降。华清则通过这次调整获得了大量优质学科和专业,特别是工科的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成为国内工科领域的领头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