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的石墨烯手机芯片和石墨烯笔记本处理器,远远没有达到光刻机的极限加工精度。一个是现有设备不成熟,还达不到理论极限加工精度,在一个是完全没必要追求那么极限。相比传统硅基芯片,石墨烯芯片的性能实在太过厉害,发热也非常低,即使使用十n上的加工工艺,做出来的手机芯片,也甩开硅基手机芯片几条街。在竞争对手掌握石墨烯芯片生产技术之前,根本不用拿出过于先进的产品。
几分钟后,“嘀——”一声长鸣,光刻机自检结束,智能控制程序启动,两片石墨烯晶圆先后被光刻机“吞”了进去,在精密机械臂的夹持下,精准的放置于双工件台上。而后专用扣具锁紧晶圆,设备内光华不断闪烁,光刻流程正式开启。
这次加工的石墨烯内存芯片,制程工艺比较低,结构比较简单,光刻过程几乎都是一遍过,不需要进行套刻、3d累积之类的复杂操作,所以加工起来速度个外的快,一片石墨烯晶圆的完整光刻流程,也不过是几个眨眼的时间。所以这20片测试石墨烯晶圆,相当不顶用,仅仅开机工作了几分钟,就全部光刻完成。
林孟松再次走上前,将光刻完成的石墨烯晶圆收起来,放入专用盒子,而后带着盒子,来到下一道工序设备面前,进行后面的显影、硬烘、刻蚀、检测等工序。全部流程走下来,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进入生产线的时候,是二十片晶莹剔透的石墨烯晶圆,出来的却是一小堆黑不溜丢的芯片,摆在众人面前,只看卖相,确实有些对不起观众。
“这些内存芯片的数量是不是太少了一些,20片晶圆至少可以加工出几百枚石墨烯内存芯片吧,这里怎么才这么一点?”看到成品只有这么一小堆,姚院士提出了他的疑惑。
“在晶圆切割成为晶片之后,使用光学设备,进行了一次初步筛选,将那些存在明显缺陷的,全部筛了出去。也就是说,能够走到最后,加工成芯片的,只有面前这些了。”林孟松指着面前这一小堆芯片,说道。
“这么说,这些芯片都是合格产品了?”
林孟松摇了摇头,说道:“我刚刚不是说了,前面的筛选工序,只是初筛。现在这些芯片,还要送到隔壁实验室,进行详细的测试,才能确定芯片的好坏。”
说罢,林孟松将这堆内存芯片,装进一个防静电袋子,拿着送去了隔壁的芯片测试实验室。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直到半个小时后,检测完成,林孟松拿着一份检测报告,走进休息室。
“芯片检测完成了,这是检测报告,消息有好有坏,你们先听哪一个?”
“当然是先听好消息,刚刚经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