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他们家了”的话,他则丝毫没放在心上,骗小孩儿呢?
——隔壁王婶家还都没回来呢!
晚上,95号院,中院。
吃完晚饭,大杂院里的住户们,都裹着棉袄,搬着板凳,聚到四合院中院。
老太太大姑娘小媳妇们相熟的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小孩子趁大人没时间搭理他们,在人群中窜来窜去,追逐打闹。
老少爷们搓着手,聚在一块儿抽烟,聊天,讲两句话吐一口痰,不一会儿就在地上吐了厚厚一层粘稠状物体。
陈泽也跟着父母,搬着小板凳,坐在角落。
一群人大冷天的等了许久,三位主角终于登场了。
最先开口的是登高望重一大爷,
“咳咳——”
“大家先静一静。”
“今天找大家来呢,主要是这不又快冬至了吗。又到了用煤的时候......”
60年的冬天确实比以往冷了一大截,还未到冬至,晚上气温就已经下降到零度以下。
其实不止是60年,自从51年出现零下20度的最低温度以来,京城的冬天就没有暖和过,到了66年,更是出现了零下27.4度的极寒天气。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我在征求了院子里大多数同志的意见后呢,就和二大爷、三大爷商量,今年的煤由大家统一出钱,兑钱买。”
每家每户大概一个月是一百斤的供应煤,本本上都有记载。
这会儿四九城已经普及蜂窝煤了,但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同样的钱买到的成品蜂窝煤数量,肯定是不如直接买煤划算。
因此,有条件的人家会直接拿着购煤本到煤铺买成品蜂窝煤,而没条件的则自己买了煤,自己搓煤球。
易中海的意思很明显,大家一起买煤,一起搓煤球,把钱省下来。
“买回的煤炭,咱们自己搓,不想自己搓的就多出一份钱,想多挣点钱补贴家用的就多干一点。这也算是一举两得。反正不管怎么弄,都比直接买煤站的便宜。大家觉得怎么样?”
易中海对自己计划很是满意,既帮大家省了钱,又救济了院子里一些相对穷苦的人家,一举两得,而作为提出操办这件事的人,还能收获全院人的感谢。
易中海实在想不出来,到底有谁会反对这么完美的计划。
“一大爷,我家就算了吧!”
易中海刚这样想,就有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他的美梦。
正是前院王婶,“我家就算了,我家已经买过了,就不参与了!”
“我家也不参与了,我家之前买的还剩不少——”紧接着开口的是前院的张保民一家。
“剩的还有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