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接着,是一些基础的瑜伽姿势。老师示范了下犬式,她的身体如同一个优美的拱桥,双手和双脚稳稳地支撑在地面上。梁梅和许浪带着孩子们努力地模仿着,孩子们一开始有些吃力,但在父母的帮助下,也逐渐找到了感觉。许浪看着自己的孩子努力的样子,心中满是欣慰,他一边指导孩子调整姿势,一边感受着亲子之间这种特殊的互动。
在做树式的时候,许浪展现出了他作为军人的平衡能力。他单脚站立,另一只脚稳稳地放在大腿内侧,双手向上伸展,宛如一棵挺拔的树。孩子们看到父亲的样子,都欢呼起来,纷纷想要模仿。梁梅则在一旁细心地保护着孩子们,防止他们摔倒。这个姿势让孩子们在欢笑中锻炼了平衡感,也让家庭氛围变得更加欢乐。
随着课程的推进,亲子之间的配合动作越来越多。有一个动作是亲子面对面站立,双手相握,然后家长将孩子轻轻抱起,孩子的双腿环绕在家长的腰间,双方同时向后弯腰。这个动作需要家长和孩子之间的默契和信任。梁梅抱起孩子的时候,能感受到孩子紧紧地抱着自己,那种依赖和信任让她心中充满了温暖。在向后弯腰的过程中,他们的目光交汇,孩子眼中的纯真和勇敢让梁梅觉得无比幸福。
许浪在做这个动作时,也感受到了亲子之间深深的羁绊。他那强壮的手臂稳稳地托着孩子,就像在战场上守护着战友一样。当完成这个动作后,他和孩子相视一笑,那种父子之间的情感在这个瞬间得到了升华。
在课程的中间休息阶段,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感受。梁梅笑着说:“我从来没想到,原来和孩子一起做这些动作会这么有趣,感觉我们之间的距离更近了。”其他家长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孩子们则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体验,有的说感觉自己像小鸟一小鸟起来了,有的说爸爸抱得自己好高好高。
休息过后,课程继续。老师开始教一些更具挑战性的动作,比如亲子双人骆驼式。家长先跪在地上,身体向后仰,双手握住双脚的脚踝,形成一个骆驼的形状。然后孩子站在家长的大腿上,身体前倾,双手抱住家长的头部。这个动作需要家长有很好的柔韧性和力量,同时也需要孩子有足够的胆量。
梁梅有些担心自己做不好这个动作,但在许浪的鼓励下,她还是尝试了。当她成功地完成姿势后,孩子小心翼翼地站在她的大腿上,她能感受到孩子的紧张。她轻声地安慰孩子,告诉孩子要相信自己。在完成这个动作的那一刻,梁梅和孩子都充满了成就感。
许浪在做这个动作时,展现出了他惊人的力量和柔韧性。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