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念出题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协奏曲?”大儿子和许浪几乎同时举手。梁梅笑着说:“爸爸更快一些,爸爸回答。”许浪回答:“小提琴。”梁梅给许浪加了两分。两分??个抢答题:“我国民间音乐中,有一种用竹子做的吹奏乐器,有六个孔,是什么?”小女儿这次反应迅速,举手回答:“竹笛!”她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成功获得两分。
在抢答题环节中,大家你争我抢,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有时会因为同时举手而争论谁更快一些,梁梅就会笑着重新出一道类似的题目,让大家继续抢答。
附加题环节则是对音乐知识更深入的考验。梁梅拿出了一道谜题:“有一种音乐体裁,它起源于欧洲中世纪,通常由多个乐章组成,有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伴奏,这是什么体裁?”大家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大儿子试探性地回答:“是歌剧吗?”梁梅笑着摇摇头,说:“不是,歌剧主要是以表演为主,有剧情。提示你一下,这种体裁的作品常常在教堂演出。”许浪思考片刻后回答:“是清唱剧清唱剧梁梅点头称赞:“对啦!爸爸加三分。”
竞赛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比分交替上升。孩子们虽然在一些难题上答错了,但他们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认真地思考下一个问题。许浪也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和努力,他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鼓励孩子们不要放弃。
在经过一轮紧张刺激的附加题抢答后,竞赛终于结束了。梁梅开始计算分数,一家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结果。
“经过统计,这次家庭音乐知识竞赛的获胜者是——爸爸!”梁梅宣布道。
许浪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孩子们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为爸爸鼓掌。梁梅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也很棒,这次竞赛大家都学到了很多音乐知识呢。而且还有参与奖哦。”说着,她把准备好的奖品发给大家。
大儿子拿着小竹笛,兴奋地说:“我以后要学吹竹笛,下次竞赛我一定能赢。”小女儿则摆弄着音乐盒,开心地说:“这个音乐盒真漂亮,里面的音乐好好听。”
这次家庭音乐知识竞赛让一家人度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午后。从那以后,音乐在这个家庭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了。
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学习音乐知识。大儿子经常拿着竹笛练习吹奏,虽然一开始吹出来的声音有些刺耳,但他坚持不懈。他从村里的一位会吹笛的老人那里学到了一些吹奏技巧,比如如何控制气息、指法的运用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已经能吹出一些简单的旋律了,《小星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