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人不可能永远活在浪漫的情绪高潮体验中。</p>
不是男主不愿意,而是实力不允许。为了养家糊口,更优渥的生活,更体面的名、利、地位,男人不得不面对竞争的激烈、职场的压力,现实教会男人这种生物,天性更关注需求、欲望、利益等实际层面的东西。</p>
在外面,男主累了,就特别渴望回归稳定、安静的家庭生活,熙熙攘攘的浪漫都可能是一种喧嚣,让他得不到休闲时空里精神上的休养生息。</p>
女主在感情上的期待一直没变,却感觉男主的变了,变得与自己的不再那么契合,产生了差异——她要“从前的美好时光”,他要“家庭的责任感”。</p>
婚姻最大的讽刺就是:本以为嫁给了爱情,实际上嫁给了生活。</p>
其实男主变了吗?并没有。</p>
很多男主婚前的表现,只是为了迎合,怎么可能一味活在女主的浪漫剧本里。况且今天能提供情绪价值,未来不一定。今天能为你提供,明天就能为另一个她提供。</p>
男主在用光了耐心和爱心之后,觉得婚后不需要像婚前那样无微不至地追追追了,这个时候女主的落差就大了,感觉男主婚前婚后两副面孔,甚至产生走不下去的念头。</p>
其实男主在婚前婚后,作为男人的生物本性始终没变。</p>
女主发现了这些真相,才在婚姻里失望甚至绝望的:</p>
本以为男主和她结婚,是出于同样的深情厚爱、不顾一切想跟她共度余生,但事实上女主不过是男主在利弊权衡后的最佳抉择罢了;</p>
即使两人在一起时间很多年了,自己也不可能是第一位,随着时间推移,事业、父母与孩子都可以排在女主前面,成为更优先考虑的因素;</p>
男主可以理性到,让结婚与爱不爱之间没有必然关联,他只在乎跟某个异性在一起能否满足他的需求,至于爱不爱的不重要,不爱也可以;</p>
双方深度的情感共鸣这东西,于男主而言,有则当然好,但不是必需品;</p>
对男主来说的必需品,是在这段感情中能获得什么利益,满足什么欲望,付出什么代价;</p>
男主多数时间都在理性地权衡利弊,女主却在感性地要求情感共鸣,双方都调整对于感情和生活的预期,才是解决之道。</p&g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