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只怕常人不肯看到底,看到底处,中外都是一样的。中外女装都是打扮给男人看的,等于雄鸡雄孔雀的羽毛是打扮给母鸡母孔雀看的。这样一来,不又是天地生育的一桩寻常道理,那里有什么高下?西洋人也是人,中国人也是人。中国夫妇吵架、西洋夫妇也吵架,中国女人好闲话,西洋女人也一样好说闲话,中国女人管饭来,西洋女人也把烹饪术叫做thewaytoreachaman,sheart。你常看电影就明白了。烹饪如此,诗文也何尝不如此?记得民国二十四年,中国戏剧诗文在外国大出风头。梅兰芳受聘游俄演艺,刘海粟在欧洲开现代中国艺展,熊式一把“红鬃烈马”译成英文,在伦敦演了三个多月,博得一般人士称赏,在上海又有德人以德文唱牡丹亭,白克夫人又把水浒传译成英文,牛津某批评家称施耐庵与荷马同一流品,德人也译金瓶梅,称为杰作。我读了英人“红鬃烈马”的序文,说他读到“赏雪”enioythesnow二字就恍惚着了迷,说雪可以赏,又可开宴来赏,这真是中国人的特色。然而中国人却莫名其妙,若说是假捧场的,那末戏一演三个多月,又非作假得来,若说是真的,到底中国戏中国画好在那里,又说不出,总觉得杯弓蛇影,希奇古怪,狐疑起来。
\n
柳夫人:你也别多怪,现代左派青年是不看西厢记,牡丹亭的,你怪他作甚?至于杜甫李白,他们真看不在眼内,他们只认宣传是文学,文学是宣传,顶好是专做白话长短句,里头多来喊几声“高尔基万岁”才叫做好诗呢!
\n
柳:据我看来,还是书没有读通所致。西洋文学固然也有胜过中文之处,但是西洋文学一读死了,中国文学也就慒懂起来。他们读过几本西洋戏剧,便斤斤以为西洋戏剧就是天经地义,凡与不同者,都不能算为戏剧。譬如讲戏剧结构之谨严,剧情之紧凑,自然牡丹亭不及“少奶奶的扇子”或“傀儡家庭”但是必执此以例彼,便是执一不通。牡丹亭本来不是一夜演完的。
\n
西洋戏剧以剧情转折及会话为主,中国戏剧以诗及音乐为主,中国戏剧只可说是opdra〔歌剧〕,不是drama,以戏剧论歌剧自然牛头不对马嘴。你看中国人演剧常演几出,就跟西洋音乐会唱oper-aticselections相同。戏剧多少是感人理智的,歌剧却是以声色乐舞合奏动人官感的。如把这把这一层看清,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