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n
许克也陷入了沉思,和他现在那些合作伙伴相比,曹原也许正是他冥冥之中一直在寻找的那种人:全力以赴、义无反顾,不需要鼓动、不需要安慰,自己再也不用整日做babysitter。如果由曹原来做马力十足、永不停息的发动机,而他许克来做操控方向盘的人,这不是一个很完美的组合吗?也许,曹原是对的,自己真到了离开外企、全身心创业的时候了;也许,等签完德塞克那个项目,为自己的外企经历画一个圆满而辉煌的句号,就应该也可以离开了。
\n
德塞克的形势益发明朗,许克在格恩公司的处境也日渐好转起来。那次他从成都回来,头儿不肯再陪他去见vp,说事关case的一些detail他还是不参与为好。许克单独向vp汇报了他所了解到的路先生的底牌,vp先是静静地听,继而问了问单子大概的规模以及主要对手的情况,然后又静静地想,最后说了句:"可以做。"转机也就发生在这一刻。
\n
许克随后几次去成都时就不再是孤身一人,北京的售前支持和技术服务部门都有数人随行,两个部门的头儿都表示对重点项目就是要重点支持。如此豪华阵容、兴师动众,连客户看了都高兴,哪个客户不希望被厂商重视呢?由路先生穿针引线,对决策层各成员的工作表面上和风细雨暗地里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许克和决策委员会的十一名成员都私下见了面,几轮工作下来,按路先生的分析判断,十一个人里倾向支持格恩的有五个,倾向一家欧洲公司和一家日本公司的分别有三个,只要能让那六个人都不坚决反对格恩,格恩的赢面就基本确定。
\n
形势比人强,识时务者为俊杰,格恩成都的大多数人就都是俊杰。先是paul屈尊到锦江宾馆看望许克,说北京来的那些工程师都去了成都办公室,怎么kevin你居然三过家门而不入呢?弄得许克倒因自己的失礼而很是过意不去。时隔近两个月,许克终于又走进了格恩成都分公司位于时代广场的办公室,坐在自己以前寄居过的隔断里,颇有一种"前度刘郎今又来"的感慨,感慨之余,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迟迟无法上网,叫来it工程师一问,说可能是ip地址有冲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