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n
“那有什么不能的?等下晌他回来我们就给你送去!”范氏道,“大姑家里人口多,攒不下那么些粮食,不像你们家里,红薯都吃不了,你娘一下子就卖出去一千斤,可惜找错了人,卖便宜了,留给你多好!”
\n
这还忘不了踩赵氏一脚。
\n
许杏不接这个话,只说:“您回吧,晚上给您剩下的钱。”
\n
到了晚上,范氏夫妻俩果然送来了剩下的红薯,还帮着堆到了窖子里,许杏也不含糊,立刻回屋数了钱出来,银货两讫。
\n
这个过程里赵氏一个字都没说,脸色很不好看,却没人照顾她的情绪。
\n
这四百斤红薯先洗出淀粉,再把剩下的渣滓蒸煮拌酒曲,分别装进四个坛子里发酵,然后再加工粉条粉皮,许杏总共花了十来天的时间。之前几次她也有点害怕了,就是再着急挣银子,她的身体也是个九岁的小女孩,超负荷的体力劳动根本就不可持续。毕竟她赚钱是想更好的活着,而不是累死在致富之前。
\n
依着坛子的容量,她一天只处理一百斤红薯,第二天去捡柴,这样两组之后加工一批粉条,便休息一天,之后再循环进行。这四百斤红薯全都处理完,得到的淀粉一半直接卖,一半加工成粉条和粉皮,她去镇上卖了一次,也拿到了五百八十文钱。回来再等几天,第一缸酒就好了,再蒸酒,依次循环,既不必苦苦的数着日子等酒成,也不会过分疲劳。
\n
许杏慢慢摸索到了工作的节奏,当然,这只适用于现在这个季节,要是到了冬天,红薯酒的发酵期因为天冷而延长,那可能还需要琢磨些别的东西来做,这就是半年以后再说的事了,手里已经有了二三两银子的许杏已经不那么焦虑了。
\n
天气渐暖,果然凉粉这类东西的量起来了,刘老板也加大了淀粉的订单,又试过了许杏说的酸辣粉,也多要了粉条,倒是对于传统炖肉常用的粉皮,他要得并不算多。杂货栈里的情形刚好相反,粉皮卖得快,其次是粉条,淀粉卖得最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