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欣姐儿红了眼眶:“娘可不能依了他的话,他是嫡长子,家业都要交给他的。”
\n
“你们姐弟手足情深,互相关心扶持,爹娘很高兴。”长青进来,听见后边这半截话,便夸了孩子一句,“不过你想要什么,还是要说的,爹,嗯,你娘能拿出来。”
\n
欣姐儿笑出了声:“爹!”
\n
后来欣姐儿告诉许杏,如果可以,她想要一处酒楼,不要大的那个,而是要特色食府,因为林铮挺爱吃那些新鲜样儿的,许杏自然是答应了,并且趁着年底盘账的机会,让欣姐儿接了铺子的账本。
\n
林世子夫人请了护国寺的高僧和钦天监的大人给反复合过八字,定下了两个最适合成婚的吉日,一个是来年三月二十六,一个却是六月十九,许杏和长青商量了一下,考虑到六月里天气炎热,又随时可能下雨,便定了三月的日子。
\n
许杏越发忙碌了。女儿出嫁的准备工作繁琐得很,可她不愿交给下人对付,而是事事亲历亲为,每一件东西都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便终日忙得脚打后脑勺。
\n
打家具的是熟人,就是帮许杏打制纺纱机的那家木器行,拔步床就是在他家打的,剩下的家具自然也托付给了他们。字画古董这些,许杏是真的不懂,长青虽懂些,可是毕竟出身所限,不好踅摸,他也不避讳这个短处,求了王阁老跟段尚书,让他们帮着留意,他和许杏只负责掏银子就是。在这方面,段二爷还真是个行家,帮着鉴别了好几件书画,在这期间也和长青熟络起来,很快就建立了良好的交情。
\n
至于其他的绸缎布匹、皮毛衣料、首饰药材等贵重物品,许杏更是毫不吝惜银钱,大手笔的订购了许多。
\n
产业方面,许杏考虑再三,挑出了从郑家购置的那个庄子、甜水胡同和槐树胡同的两处宅子、城南的八十亩地并磨坊和红薯作坊,再加上特色食府和正阳街的南北货铺子。
\n
“这里头还有当初你在甘州的时候得的五千两封赏呢,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