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去了,后面是大人们浓浓的笑意。
\n
一到秋天就是止哥哥要来的日子,也是宝吟最期盼的日子。可是,有一年,街上的落叶都掉光了,后来还下了一层又一层的大雪,却始终没有看见公孙大娘带着止哥哥过来。宝吟红着眼圈去问娘,娘说止哥哥再也不会来了,他们回秦国了。
\n
宝吟很是伤心了一阵子,止哥哥随着幼时的欢乐再不复见,直到远之的出现,那个温文尔雅、书生意气的青衫男子,只在市集偶然瞥见宝吟一眼,就请了媒婆一次又一次敲开曾家的大门,直到那“笃笃”的声音敲进宝吟的心里。
\n
成亲的日子就在年前,家里早早地备好了嫁妆,单等着赵家来过礼。谁知,一骑飞马传来赵王的诏书,秦赵交兵,速招青壮男子。一时,城里处处是敲锣打鼓迎亲的轿子,宝吟倚着栏杆,心里默默地数着日子,却终不见赵家迎亲的队伍。
\n
宝吟数着日子等到的却是远之的征令,是远之主动去招募官处求取的。出征的前夜,被遮了大半的月亮冷冷地照着立在后院的远之和宝吟。夜凉如水,远之的眼里却是火样的热情,身披战甲,杀上战场,驱逐秦虏,誓守赵国,远之的心激情澎湃。
\n
宝吟的眼里噙满了泪,远之这一去,孰知生死,心就被扯的生生的痛。远之见宝吟伤心,禁不住眼中一热,也径自流下泪来,他轻轻握了宝吟的手,叹道:“本欲迎娶于你,但战场上生死无算,如一年无我的音信,你自去嫁人吧!”
\n
宝吟哽咽着不能成声,只望着远之决绝的背影,声声字字轻唤道:“我已是你赵家的人,我定会等你。”
\n
来城里募兵的大人走了一个又一个,带走了一批又一批男子,却无人知道前方的战事如何,偶而听到传言,都说秦兵杀人如麻,赵国就快守不住了,赵国的男子已经快死光了。
\n
战事紧张,国家财政吃紧,宝吟一家早从东城大宅搬到西城小巷,到处都是落败的大户人家。宝吟日日坐在窗格边,眼望着远远的天际,手里的绣针胡乱地插在绷子上,总是绣不出成朵的花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