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每次,只要她那红色的包在菜市一露脸,菜贩子们的热情就会朝她铺天盖地。
\n
她心里清楚,这是因为自己一不会砍价,二不会挑菜,三不认识秤,经不住忽悠。
\n
更主要的原因是,她每次都是口袋鼓鼓地进去,一直到心甘情愿地被洗劫一空才依依难舍地出来。不把自己搞得负重累累,她绝不撤退。
\n
菜市学问很深,可这人不好学,少耐性,宁愿吃亏。
\n
譬如买花生,别人会蹲在那里一粒一粒地精挑细选,而她却会大咧咧地双手一捧。尽管明明知道回家后会面对好些难看的空壳、瘪皮、烂米子
\n
这就难怪贩子们一致褒奖:这人买东西特慨爽!言下之意:这人就一猪头,其实她懂。
\n
提到猪,其实她真还不懂。
\n
在她眼里,猪肉只有肥瘦之分,哪刀肉当属猪身体的哪一部分,孰好孰坏?她从来都搞不明白,为此屡屡“遭挫”
\n
她曾专门上谷歌网请教过——“请问猪身上的肉哪里最好呀?”答案很多且精准,当以煎、炸、煮、炒别论,却是越看越糊涂。
\n
她也曾三番五次不耻下问于老公,且不惜以自已身体为例分段划分,便于记忆。可当她再面对案板上那白晃晃的猪肉时,照样发懵,白学。
\n
记得有一次买回一刀精瘦肉,她一心在等待表扬,殊不知被告知,这种腿子肉炒来不好吃,绵杂(四川话咬不动的意思)。下一次买来猪脖子(四川话为活颊,也不知是不是这俩字?)时,老公再次失望地摇头,嫌这一刀是“前颊”肉,太次。
\n
她终于找那猪肉老板讨说法。
\n
肉老板马上拿着那把明晃晃的刀,在案板前穿梭了几个来回,一处处地将猪的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