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改为西厢记;央视电视剧红楼梦中,还给这本书做过特写,是王实甫之西厢记;而新版红楼梦中又将其改回为会真记。
\n
好,现在开始正式分析一下这会真记与西厢记。些微有些知识的人可能会说:“西厢记是王实甫根据会真记所写的戏曲,二者书名不同,内容相同,这又有什么可研究的?”而我认为,这种想法是错的,而且是大错特错。
\n
首先说一点,会真记与西厢记是完全不同的,会真记又名莺莺传,是唐代元稹所作的唐传奇,类似于短篇小说,而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根据会真记所作的戏曲,这是题材上和年代上的不同。其次,两本书的故事不同。会真记为张生与莺莺的爱情悲剧,而西厢记则是大团圆结局。再次,在人物方面也有极大的反差。会真记中张生自是有一些猥琐,莺莺也有一些反复无常,这便造成了二人悲惨的结局,而西厢记中,二人都是忠于对方的,一是才子,一是佳人。西厢记更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才子佳人的美好的爱情愿望。所以说,这两本书是完全不同的。
\n
从宝黛二人的对话可以看出二人读的是戏曲西厢记,下面引用几句原文。
\n
1、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其中“多愁多病身”、“倾国倾城貌”出自西厢记张生初见莺莺是所说:“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禁她倾国倾城貌。”
\n
2、(黛玉)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枪头’。”这“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鑞枪头”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二着,红娘骂张生的一段:“你原来‘苗而不秀’,呸,一个银样镴枪头。”
\n
其实,曹雪芹所作红楼梦受西厢记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的语句与西厢记的词句极其相似,所以笔者认为宝黛所读确实便是西厢记。
\n
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有(黛玉)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因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