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至少不要有肢体接触;约翰列侬去世的消息传到国内之前,不要哼唱和提及任何外国的流行歌曲。”
夏萌就这样下定决心,随后在看完了原主写的小论文后,再次离开了房间,前往演讲现场。
一路上,他看着路边的建筑和从距离他不远处经过的自行车流,真正地感受到这是他在历史书中和大一学年的近现代史课上遇到的一位“省级十佳教学标兵”讲到过的八十年代——一个混乱且充满了机遇的时代。
然而,当他提前半小时赶到现场的时候,却发现空空荡荡的教室里,有一位外籍男子站在明应教授的旁边。
“扎德教授?!怎么是他?他这个时候不是在帝都访问的吗?怎么会跑到魔都这个小地方来?”
刘初夏清楚地记得这位教授在模糊数学领域的巨大贡献——
众所周知,模糊数学早在20世纪的早期就已经有包括高卢物理学家杜恩等人提出了相关的部分概念。
但直到1965年,拉特飞·扎德(lotfiaskerzadeh)发表了《fuzzysets》(doi:10.1016/s0019-9958(65)90241-x),建立了模糊集和模糊逻辑,模糊数学才从此走上一条飞速发展的道路。1976年,贝尔曼(r.ln)与扎德发表了关于模糊逻辑的专著(目前可找到的doi:10.1016/s0020-7373(76)80001-6),标志着模糊逻辑开始形成为一门新兴的应用逻辑科学。
同年,处于混乱中的华夏敏锐地注意到了这门即便到了半个多世纪以后依旧不甚成熟的新兴学科。
虽然在那之后,我国有不少数学家都在此领域十分活跃,但后来的一切都证明:
为时已晚,虽然不算过于糟糕。
作者提示:本作的有关评价为作者个人的浅薄理解,还请有相关研究经历的读者指正。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