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夏希羽说完,就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学校,前往自己在校外的新住处。
当晚,夏希羽的事迹就在整个数学系以及其他好几个系的大一新生中炸锅了。
……
夏希羽宿舍。
周北斗带头开始了讨论。
“你们说,夏希羽是怎么和外国人联系的?”
“我倒是有些猜想。”
“快说……”
王礼摆摆手,示意其他人别催,让他慢慢说清楚:“我们返校那会在宣传栏上看到的那条数学系的喜报看到了吗?”
“没有。”
“那条喜报的内容我还记得——1980年2月11日,国际权威期刊《fuzzylogicsyste全文收录了我校数学系应用数学专业大一学生夏希羽与米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家扎德教授共同发表的论文。
“具体标题我忘了,但我记得后面的内容——经与伯克利方面确认,这项几乎由夏希羽同学完全独立完成的综述创造了我校史上发表的国际期刊期刊水平之最——数学类sci排名前百分之十(即华科院sci2区)。
“期刊责任编辑认为‘这位来自魔都交大的大一新生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了从零到发表一篇需要由一个至少15-20名研究生和5名讲师级以上的教师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花费至少六个月才能完成的奇迹。同时为模糊数学的后续发展指明了一批十分具有应用前景的道路。模糊数学的应用化发展或许会因此大幅加速。’
“我校的夏希羽同学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米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知名数学家、模糊集理论创始人,扎德教授是第二作者兼通讯作者。”
王礼说完这些后,看着其他人一脸诧异的表情。
由于他本人对数学研究(留校任教)有些兴趣,因此他曾经大致的在和老师共进午餐期间了解过与学术有关的一些事——但了解有限。即便如此,他心中的优越感依旧在此时油然而生。
……
童晓伊所在的六人宿舍。
“晓伊,你今天惹上大麻烦了,我听二班的李超婷说了,那个米国驻魔都的一等秘书是给他送论文手稿的。你在学校里又公开和他发生了争执。毕竟,一等洋人二等官……”(女室友a)
“要是能移民去米国就好了。可惜,我们没这个条件。”(女室友b)
“你们说,按照那米国人对夏希羽的态度,他恐怕没问题吧?”(女室友c)
“我去找当天和我们一起在现场的几个老师问过了,他们都表示自己没在外国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发过最低水平的外国期刊都没有。我觉得也合理,毕竟大家开始学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